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

抽筋是怎麼一回事?(part I)

抽筋的經驗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曾經歷過。

抽筋主要是身體肌肉不由自主的收縮,而且通常會持續一段時間,沒辦法立刻鬆開。

我們身上所有的骨骼肌(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,也就是我們可以隨意控制活動的肌肉,是不包含內臟的肌肉)都有可能抽筋。抽筋發生的時候可以是一整條肌肉或僅有部分肌肉,也可能好幾條肌肉同時抽筋。

抽筋最常發生的部位包括:
小腿後側(腓腸肌)
大腿後側(膕繩肌)
大腿前側(股四頭肌)

當然,足部、手部、手臂、腹部和胸部也很常見。
抽筋有可能發生在運動時,也可能在靜止時,像坐著、睡覺時,有時只是一個小動作就會誘發。有些人特別容易抽筋,只要稍微出力就會抽筋。

心臟負擔大一點的人,有時會比較容易抽筋,如孕婦,老人,肥胖,因為工作或運動肌肉使用過度的人,或服用某些藥物的影響。

在從事耐力運動的運動員身上,如跑馬拉松或三鐵,還有年紀較大的人做一些稍出力的工作也會容易發生。
運動員常見於一段時間沒鍛鍊後,剛開始運動時,常發生在強度較強或時間較長的運動後,或出現在4~6小時之後。
老人家的抽筋主要是因為肌肉的減少,人在40歲後肌肉開始慢慢流失,運動量少的人,肌肉流失會更明顯。此外,當年紀漸漸變大,身體肌肉的反應會漸漸變慢,對外在環境及溫度變化的適應性也會變差,因而也會比較容易抽筋。

誘發因素

一般認為和下面因素有關:

1、肌肉缺乏伸展和肌肉疲勞
肌肉是由一束束肌纖維所組成,藉由肌纖維的收縮和伸展來產生動作。規律的伸展運動可以幫助肌纖維延長,使活動時肌肉收縮狀況較好,比較不容易抽筋。
當身體狀況不好時,肌肉會比較容易疲勞,也會比較容易抽筋。
另外,用力太多或使用過多會耗盡肌肉的氧氣,同時產生太多的代謝廢物,廢物代謝不良,也會容易導致抽筋。

2、熱、缺水、電解質不平衡
在太熱的環境下運動,會因流汗而流失太多的水份和電解質,因而容易引發抽筋。

雖然大多數的抽筋都不會有什麼問題,但有時也要注意是否背後有某些特別的疾病。

如果抽筋的情形很嚴重或十分頻繁的話,而且沒有從事什麼活動就抽筋;或者是一般簡單的處理,如熱敷、伸展放鬆都無法解除的話,可能還是建議請醫師幫忙診察。
可能需要考慮的包括循環、神經、新陳代謝、荷爾蒙、藥物和營養等因素。
另外,還有一些特殊疾病包括 Lou Gehrig's disease 葛雷克氏症 (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)簡稱A.L.S. 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症;脊髓神經壓迫或刺激(radiculopathy);動脈血管硬化;椎管狹窄症(stenosis);甲狀腺疾病,慢性感染,和肝硬化等。

抽筋的緩解

抽筋時該怎麼做能緩解呢?
①停止引發抽筋的活動。
②慢慢的伸展及按摩痙攣的肌肉,並且要維持伸展的動作直到抽筋解除。
③熱敷痙攣的肌肉(任何熱敷的方式,包括溫水,熱敷墊,吹風機等)。

預防抽筋的活動

①暖身
運動前,包括伸展活動前,都需要暖身。暖身的活動舉例,像原地慢跑或快走。

②小腿後側(腓腸肌)伸展
面對牆壁站著,腳呈弓箭步,也就是前腳微彎,後腳伸直,兩腳的腳底朝前,皆完全著地。兩手用力推牆,同時感覺後腳小腿後側的伸展。維持15~20秒,保持正常呼吸,不憋氣。 之後換邊再做。

③大腿後側(膕繩肌)伸展
坐下兩腿往前伸直,身體打直坐好不駝背,腳板向上勾好和小腿呈90度。手掌在大腿兩側貼地慢慢往前移,身體則由臀部為中點慢慢往前微彎,但背仍需打直不駝背,直到大腿膝蓋後側有伸展的感覺即可停住。維持15~20秒,保持正常呼吸,不憋氣。

④大腿前側(股四頭肌)伸展
站立,左手扶著牆壁或椅子,右小腿往後彎曲,慢慢讓右手可以抓到右腳踝,身體仍維持站直不傾斜,右手將小腿慢慢用力拉近大腿後側,感覺右大腿前側的伸展。 維持15~20秒,保持正常呼吸,不憋氣。之後換邊再做。

以上簡述西醫對抽筋的看法,下一篇則會整理一下中醫的想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